![]() |
Author: -
To Cure Sometimes, To Relieve Often, To Comfort Always. Language: zh-cn Genres: Health & Fitness, Life Sciences, Medicine, Science Contact email: Get it Feed URL: Get it iTunes ID: Get it |
Listen Now...
20. feat.大可不必|避雷医疗商业保险那些坑
Episode 1
Tuesday, 14 October, 2025
这是与播客《大可不必》的串台节目。很感谢敏姐的邀请,我们与来自慧择保险、专门协助客户理赔的姜老师一起,谈了谈商业医保的那些坑。 作为肿瘤科医生,我常为患者和家属开具和整理保险理赔所需的材料,由此积累了一些实操技巧,希望能帮助购买了重疾险、医疗险的朋友们提高理赔效率、少走弯路,却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分享机会,这次串台正好圆了这个心愿。 慧择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第三方保险经纪平台,18年来已服务超千万客户。其核心优势在于不隶属于任何保险公司,能始终站在您的角度,提供客观、中立的保险配置解决方案。 我们三人从医生、理赔专家、代销过保险的银行员工等不同立场出发,深入解析了商业医疗保险理赔中的种种“曲折”,提醒大家避开那些可见的“坑”。 在交流中我们也有一个共识:随着医保资金压力增大,未来的报销政策只会越来越严格。正因为如此,尽早为家人和自己配置合适的商业保险,已不再是一种选择,而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划。 交流中还刷新了我对保险的一些认知。比如:· 虽然储蓄险的收益高于银行储蓄,但因流动性较差,通常建议最后配置。· 大病险并非都保终身,市面上真有只保障到70岁的产品。可现在人均寿命越来越长,活到90岁已不稀奇,如果真的买了这样的产品,那70岁之后的保障空缺该怎么办?· 最让我震惊的是,同样叫“重疾险”,赔付条件却天差地别:有些是确诊即赔,有些却要等到疾病终末期、近乎病危的状态才符合赔付条件…… 这次对谈让我收获巨大,希望这份收获也能传递给你。 如果您听完节目后,对大病险、医疗补充险产生了兴趣,并希望用年收入的2%-5%为人生建立起一道安全底线,欢迎您点击节目简介中的链接:https://market.qixin18.com/scb1106922/reservation?entrance=1021&activityKey=AjqYzu&type=1&createTime=1759042344054,免费预约慧择的保险顾问。 您也可以添加微信号QIXIN-2(备注“时常帮助”更佳),顾问老师会为您提供更适合您需求的方案。【时间轴】04:39 为什么有人觉得保险是骗人的?1. 销售误导:存款变保单的“套路”● 案例:老年人去银行存定期,被推荐“高收益理财”,结果拿到手的是一份5年期储蓄型保险。● 坑点: 流动性差:提前退保可能损失本金。○ 收益误导:宣传的“3.5%收益”可能是5年后的预期,而非每年固定。● 真相:保险和存款是两回事,销售时需明确告知风险。2. “人情单”陷阱:亲戚卖保险,理赔时找不到人● 案例:父母通过亲戚朋友购买重疾险,出险时因“未告知既往病史”被拒赔,而销售者早已离职。● 坑点: 健康告知不严格:销售为成单可能隐瞒条款细节。○ 服务断层:代理人离职后无人跟进理赔。3. 医保与商保的“报销冲突”● 案例:癌症患者需外购靶向药,但商保以“非医院发票”拒赔。● 坑点: 医保控费:许多高价药需自费外购,商保条款若未明确覆盖,容易纠纷。○ 材料繁琐:需收集每次门诊病历、发票,且需对应时间。10:10 保险理赔的真实数据:97%的人能获赔根据行业数据:● 整体获赔率:95%以上(2023年达97%)。● 拒赔主因: 未如实健康告知(占比最高,约35%)。○ 不符合条款约定(如疾病未达严重程度)。○ 保障范围误解(如意外险赔疾病医疗)。一、拒赔案例13:01 案例1:同一种病,两份重疾险一份赔、一份不赔● 背景:孩子确诊严重1型糖尿病,两份重疾险A和B: A公司:赔付40万(满足“依赖胰岛素治疗180天”)。○ B公司:拒赔(条款要求“并发心律失常需植入起搏器”)。● 启示:重疾险条款差异大,需仔细对比“疾病定义”。24:25 案例2:爆发性心肌炎3小时去世,却因“未满180天”被拒赔● 背景:孩子因流感诱发心肌炎,3小时内去世,但条款要求“心功能衰竭持续180天”。● 结果:舆论压力下保险公司最终赔付,但家属经历二次伤害。● 行业进步:部分产品已取消“治疗时间限制”,更贴近现实。41:15 案例3:隐瞒肺结节病史,肺癌遭拒赔背景:客户投保前发现肺结节未告知,确诊肺癌后被拒赔。○ 启示:健康告知是红线,隐瞒结节、高血压等病史是健康险拒赔主因。二、可赔可不赔案例(争议案例)57:00 案例4:神经母细胞瘤“发病位置”争议背景:孩子肿瘤长在胸腔而非肾上腺,保险公司以“非条款指定部位”拒赔。○ 结果:经医学论证(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)后获赔。○ 启示:需通过专业医学证明推翻保险公司初步结论,争取权益。三、顺利理赔案例01:03:46 案例5:丈夫身故后家庭内部协商理赔背景:丈夫去世后,因未指定受益人,理赔款需与公婆分配。经协商后全部留给儿子。● 启示:寿险需指定受益人,避免家庭纠纷。01:09:40 案例6:甲状腺癌确诊即赔背景:客户确诊甲状腺癌后,凭病理报告快速获赔90万,并豁免子女保费。○ 启示:选择条款宽松的产品,确保疾病定义明确。01:18:35 如何避免“保险刺客”?1. 买前:看清条款,健康告知必须诚实● 健康告知是红线:隐瞒高血压、结节等,可能直接导致合同无效。● 重点对比: 重疾险:疾病定义(如癌症是否包含原位癌)。○ 医疗险:免赔额、外购药报销、医院范围(公立/私立)。2. 买时:找专业顾问,别自己瞎琢磨● 案例:客户自行购买最便宜的重疾险,后发现“原位癌不赔”。● 专业价值: 核保宽松度:不同公司对结节、高血压的承保标准不同。○ 条款解读:例如“冠状动脉搭桥术”是否包含微创手术。3. 买后:做好保单管理,及时申请理赔● 常见疏忽: 忘记附加“投保人豁免”(如家长患癌,孩子保单后续保费可免交)。○ 家人不知保单存在(建议用“金事通APP”统一管理)。● 理赔技巧: 保存完整病历、发票(建议电子归档,标注日期)。○ 争议时找专业协赔员(如“小马理赔”提供免费协助)。结语:保险不骗人,但我们要懂“游戏规则”保险的本质是“风险转移工具”,保险配置顺序:医疗/重疾>定期寿险(尤其负债家庭)>储蓄险。早买、买对,才能真正“大可不必”为风险焦虑。 关于我们【聊天的人】敏姐、姜红燕from慧择保险旗下小马理赔、马扬【片头曲】Natrual Ability by鹤The Crane【背景音乐】Raindrops Never Stop Falling by Dennis Kuo【片尾曲】男人也好女人也好by张信哲【平面设计&运营】不知心【收听方式】小宇宙app、苹果播客、喜马拉雅、荔枝FM、网易云音乐、QQ音乐、蜻蜓FM、豆瓣app、知乎app等平台均可搜索“时常帮助”收听到本节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