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Language: zh-cn Genres: Kids & Family, Natural Sciences, Science Contact email: Get it Feed URL: Get it iTunes ID: Get it |
Listen Now...
创业者的"优势蒸发"陷阱
Tuesday, 29 July, 2025
本期《老板请坐》聚焦创业者和运营者的真实困境:为什么客户反馈不错,自己却总觉得比同行 “弱一截”?为什么用 3 个月、6 个月的标准流程套项目,结果往往 “死得快”?为什么明明做了很多赛道、拿过结果,却始终找不到核心竞争力? 对话中,我们拆解了创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 “隐形杀手”—— 自我效能不足(即 “心力资本” 匮乏):从 “一跟同行比就觉得优势蒸发” 的自我怀疑,到 “只盯 KPI、忽视过程价值” 的焦虑循环;从 “靠量迭代陷入内卷” 的困局,到 “找不到愿力、方向迷茫” 的挣扎。 我们聊透了如何跳出 “标准化陷阱”,如何在过程中积累心理资本,以及为什么 “愿力” 比技术、资源更能决定项目的生死。无论你是正在硬扛的老板,还是陪跑项目的运营者,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:原来那些 “做得还行却依然不安” 的时刻,都是突破自我的起点。 01:00 警惕 “标准周期” 陷阱:3 个月、6 个月的止损逻辑若忽视行业特性,容易导致项目 “被杀死”,需结合行业特性灵活调整监测指标。 09:00 自我效能是创业核心:“心力资本”(对自身能力的信念)比技术、资源更关键,常见问题包括 “优势一比较就蒸发”“成功归运气、失败归能力” 的归因错误,以及 “靠学习转移焦虑” 的依赖陷阱。 20:00 过程价值大于单一结果: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数据指标,更在于过程中的经验沉淀、方向验证和团队成长,盲目止损可能错失转型机会。 49:00 跳出内卷的关键是 “愿力”:单纯靠标准化、量的迭代会陷入内卷,需找到 “为谁服务、创造什么价值” 的愿力,才能形成独特竞争力。 01:00:00 总结成功经验,积累心理资本:过往的成功需提炼为可复制的能力(如总结力、市场敏锐度),而非仅归因于运气,才能增强自我效能,实现 “自我赋能”。